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五章 晋升之路 下 (第1/2页)
此时,田冀听到鹖冠子的话,立即问道:“太傅说的是,这几年来,寡人也觉得各地大夫与士师举荐的贤才也不尽人意。只是,不知道太傅有何办法改变这个现状。” “有。”鹖冠子点了点头,然后拱手道:“人君者,端神明者也,神明者,以人为本者也,人者,以贤圣为本者也,贤圣者,以博选为本者也。 故而,臣以为君王当以博选为本,而现在各地大夫与朝中重臣每年举荐的人才不过一人,故臣以为人才没有出现的关键,就在于举荐的人才太少,不仅各地大夫难以抉择,而且举荐到临淄后,臣与大王也难以抉择。 故,臣以为改变现状的第一件事,便是增加各地大夫以及朝中重臣举荐的人才数量。” 田冀闻言,立即看向群臣问道:“不知诸卿以为太傅之言如何?” 群臣闻言,皆露出赞同之色。 之前,各地大夫,还有朝中重臣每年都有一个举荐贤才为官的名额。可是,每年群臣举荐的人才都没有出现让人眼睛一亮的大才。 之所以如何,一则是因为人才展露才华后,便有可能被群臣招纳为门客,然后直接任命为属官,就不用经历司徒府长达一年的考核培训了。 二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亲朋好友,也避免不了人情往来。所以,举荐的名额太少,就难以每年都举荐一个大才了。 可是,若是他们手中每年举荐的名额变多,那人才也就可以被举荐。 就算不举荐人才,那也可以举荐自己的亲朋好友啊··· 想着,群臣皆道:“大王,司徒之言甚是,举贤任能,这是我齐国的传统,博选之策,甚善。” 一时间,大殿中全是对司徒鹖冠子的赞扬声,以及对博选的称赞声。 田冀见此,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从群臣身上收回,再次投向鹖冠子问道:“太傅,不知卿以为各地大夫还有朝中重臣应该举荐几人为佳。” 鹖冠子应道:“大王,臣以为各地大夫以及朝中重臣当举荐五人为佳。” “五人。”田冀皱眉道:“若是举荐五人,考核筛选倒是容易,但是,对这么多人进行培训并安排实习,就比较麻烦,我齐国恐怕没有这么地方安排所有人到各处实习啊!” “这个简单。”鹖冠子道:“既然博选,那么就没有必要全选。故,臣以为各地还有群臣举荐的人才到了临淄后,先进行一次考核,然后只取其中优胜者百二十人,在分配到各处任职培训。至于其余被举荐者,全都让他们返回原籍。” 群臣一听,皆脸色一变。 按照原本的举荐原则,朝中中大夫以上职位者都能举荐一人,然后加上各地举荐的人,加起来就百多人。这些人只要考核通过,就都能在齐国任职。 可是,现在各地举荐五人,加上朝中大臣举荐五人,那么举荐的人就超过七百人,然后七百人中只取优胜者百二十人,那么就有近六百人无法在齐国出仕。 这不是之前的合格制,只要合格就万事大吉。现在变成淘汰制,若是谁举荐的五人,在考核后全军覆没,那他不仅颜面无光,让世人以为他眼光不行,而且还有可能给齐王留下不能识人甚至不愿举贤荐能的印象。 这样,日后他再向齐王举荐人才,齐王会怎么看··· 或许不管大王怎么看,反正他是无颜再向大王举荐人才了。 此时,殿中那些以后举荐人才资格的重臣还有各地都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