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4【疗伤】 (第1/1页)
古时没有抗生素,伤口感染之后只能硬抗,寄希望于自身免疫系统。 能扛过去就能活,扛不过去,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 青霉素的制作与提取太麻烦了,别说韩桢压根不知道方法,就算知晓全过程,当前的环境下也根本造不出来。 所以,只能听天由命了。 韩桢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忽地,他瞥到地上散落的一把蒜瓣,脑中顿时闪过一道灵光。 韩桢双眼一亮,赶忙吩咐道:“张和,带人去找找大蒜,越多越好!” 大……大蒜? 张和愣在原地,满脸茫然。 回过神,他神色怪异道:“村长,眼下离晚饭还早,要不等晚点再吃罢。” 除了吃,张和实在想不到,韩桢这会儿突然要大蒜有何用处。 北宋时期,大蒜已经成为炒菜的必备调料。 而且,蜀中与关中百姓尤爱吃生蒜。 “废甚么话,让你去就去。” 韩桢懒得解释,吩咐道:“记住,越多越多,再寻个捣臼和一些温水来。” 打发走张和后,他又唤来小虫。 “去找些烧酒来,一定要是烧酒,黄酒和米酒不要。” “好!” 小虫点点头,开始在大堂内翻找酒坛。 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烧酒,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便记载了:“孝仁坊口,水晶红白烧酒,曾经喧唤,其味香软,入口便消。” 这会儿黄酒与果酒产量极高,可这两种酒由于酿造工艺较为粗糙,不耐储存。 炎热的天气下,放的稍久一些,便会变得酸涩。 直接倒掉,又太浪费了。 于是便有人想出个点子,专门低价收集这些酸坏的黄酒与果酒,进行二次蒸熬,最终演变成了烧酒。 烧酒的出现,并未改变什么。 香气虽浓,但味道太过浓烈,所以得不到上层阶级的认可。 相比于烧酒,达官贵族与富商豪绅们,更喜欢清新淡雅的黄酒与果酒。 如今喝烧酒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底层百姓。 比如码头工人,冬天来上一碗,又便宜又能解馋,还能暖和一整天。 “韩二哥,俺找酒时,发现这人躲藏在桌下。” 小虫说着,手里还拖着一个人,来到韩桢身前。 还未等韩桢开口问话,大堂另一边包扎伤口的方脸壮汉,便出声提醒道:“小郎君,此人是山寨里的三当家,亦是石宝的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