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李恪直闯金山寺 (第1/1页)
听着这悦耳的系统播报声,李恪心情复杂, 既喜又忧,还有一点点担心。 “这么多阻力,六弟,辛苦你了,我马上就回来。”李恪默默的对着远方的李愔心中鼓励。 长安大唐宫殿内,红红风灯透着朦胧的美。 不过伴着痛苦的惨叫,使得这朦胧的美透着一丝诡异。 “愔儿,你一向胆小,怎么会如此的胡闹,去扰乱水陆大会,是不是恪儿的原因?”杨妃的声音很好听,很温柔,但语气很坚定。 眼神很犀利的看着李愔,看的他有些不自在。 李愔眸光闪烁,不敢对视母妃,咬着牙,冷汗直流。 “母妃,只是孩儿不喜欢只知念经不知劳作吃饭的假和尚。”李愔坚持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即便被揍的嗷嗷叫,依旧闭口不出买李恪。 “少来,你什么秉性,做母亲的还不知道, 恪儿太过锋芒毕露,已经让做母亲的担心, 如今他胡闹,愔儿可不能再给娘添乱。”杨妃一直觉得李恪在十岁那年该封蜀王 就已经让她这个母亲的担心。 作为隋炀帝之女,亡国公主,她的心愿和天下母亲相同, 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平安健康的度过一生。 李恪越受李世民的重视,杨妃越担忧,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如今李恪带领百万民夫远赴边疆一山区,闹出那么大的动静, 她更加担心。 她没想到李恪真的铲平五行山,以为李恪会回来。 没想到李恪又增调男丁去填什么流沙河,开渠凿引流。 可以说为李恪心提到嗓子眼还没喘息,就又来一记猛击。 金山寺外,俊山之上一个少年和尚背着柴向山下的寺庙走去。 一边走,一边口念南无阿弥陀佛。 忽然少年和尚停下脚步,神色郑重。 远远的看到一身官服打扮的人从金山寺走出,后面还跟着很多护卫。 迁安和尚亲自将那中年人送走。 “师父,这是何人,一身贵气,气度和我外公很相似。”少年和尚询问迁安和尚。 这迁安和尚就是金山寺的长老。 “江流儿,你的造化来了,放下柴随我进禅房。”迁安和尚引江流儿入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