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_第二十二章 真中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真中风 (第1/2页)

    市中医的人马上讨论了起来。

    “应该是收缩压,你看那么多危险患者都是收缩压160、180的。”

    “不对不对,应该是舒张压,舒张压代表的是血管弹性及柔韧性、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

    “那按你这么说,收缩压就没关系咯?那怎么还一直提醒高血压患者预防中风。”

    “我也认为是舒张压。”“俺也一样。”

    凌旭对着潘婧嫙阳光一笑,“你呢?”

    “emmm......我也认为是舒张压。虽然收缩压也有关系,也常对高血压患者提醒,但觉得没有舒张压那么重要。以前书本上也有讲过类似,但是没有说原因,也没有具体举例。”

    “好。”说了一个字后,凌旭在中间慢慢走动着。“既然你们的潘大小姐说是舒张压,应该也是没错的了,不过少了点条件。”

    “举个简单的常见例子,相同大小的软水管,一个正常,一个脆弱老化变硬,同时泵水,后者更容易破裂;在通水途中,模拟血管的弯曲或者血管壁有受阻物体,若泵水,也会导致此处受阻,产生迂回冲刷、膨胀、甚至堵塞,正常的水管也会变得膨胀薄弱,一受外力也会破裂,何况脆弱老化?”

    市中医的人听的一头雾水,“所以你想表达什么?”

    “记不记得你们也说过,高血压之中还分青少年高血压、中青年高血压。他们的血管,应该不至于老化、脆弱或堵塞吧?那为什么他们也会脑卒中?跑着跑着就倒了。”

    什么!他竟然有听我们讲过什么的!还记住了!刚刚类中风他讲了什么?尴尬了~

    “至于为什么说危险性是舒张压高,因为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也更为普遍,基数也庞大。但你们又普遍关注高血压,也侧面反映,高血压才是触动点。而且高血压,还能多数与你们说的心脏有相关问题。”

    “接下来,我就大概讲一下,真中风,有哪些小点。对应你们的高压关系多,还是低压关系多。”

    凌旭清了一下嗓子后说道:“所有疾病都有预警,只是人们往往不懂或看不懂、忽略了这些征兆,才会耽搁病情,中风也一样,都是有迹可循。”

    “若一旦发觉在舒缓期间,指趾会不自觉地跳动,证明体内已有隐风,若不顾其任意壮大,后必成风病。多以体虚成见。”

    “若已突发,先查症及脉。脉大有力这,先双手十宣穴放血,再药散取嚏。热随血出,热泄气降,妄行之血即可回归脉中,即使不尽亦能多数,就不会有那么多瘀血积聚脑中或其他部位,再按症轻重治之。”

    “我有个问题!”突然,市中医的一个小伙伴举手了!竟然这么乖会举手?!不敢相信!

    “你说。”此时的凌旭,犹如教师一般,不自觉地带入角色当中。

    “这个十宣穴放血,我们也用过,但是效果都不尽人意,甚至更多的是反效果,为什么?”

    凌旭单边一笑,似乎已经知道了答案。“第一,那我问你,十宣穴是哪里。”

    对方愣了一下,回忆起书本的文字:“课本上是写十手指指尖尖端中央。”

    “哦~~那其他人呢?都一样吗?”

    只见市中医那边都在点头,就连市中医专家许云明都一样,唯独潘家二人默默看着凌旭,似乎在说:从你这句话中,我知道真正答案不是这个。

    凌旭似乎也从潘婧嫙眼睛知道了她的想法,于是开口了:“十指尖端中央,这就是你们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十宣穴,十代表十只手指;宣,可以说代表宣降的意思。既然是放血,那自然是要降泄经脉的血、气、热。手三阳三阴,在指尖的穴位,是井穴。井,即源泉。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病在脏者,取之井’。所以,泄经络井穴的热,即泄脏腑的热。热一泄,后面就不用说了吧,前面讲过。”

    “第二,就是见五脱证之极虚者,禁止放血,放必死,必先补其虚。五脱证,即脏脱之外证,凡中风,口开为心绝、手撒为脾绝、眼合为肝绝、遗尿为肾绝、鼻鼾为肺绝。三脱以上,死;或汗出如珠如油,这叫绝汗,必死。另外,吐沫直视、发直摇头、面赤如妆,汗缀如珠者,亦不可放血。”

    “我知道了!所以我们大多数遇到的那些,都是带虚的、或是类中风昏厥,对不对?”问问题的小伙伴眼前一亮。

    “不一定是。刚刚我不是说了吗,只有脉大有力,症多实热者,才放血。倘若此人脉不有力、不热症,却实证,亦不宜放血,或酌情放血。”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手足……”那小伙伴看着桌子,似乎是笔记的内容。

    “停!”凌旭手掌对着他,“你怎么那么多问题,你叫什么名字,哪一个科的。”

    小伙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