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_第三百一十一章:见子求学忙,抽出七匹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见子求学忙,抽出七匹狼 (第1/3页)

    “车骑,一年不见,风采依旧。”

    公孙康面露喜色,下巴的胡须用细线捆缚,别有一番感觉。

    他带来的礼物,没有一样是送给徐臻的,都分给了驻军的将士,这一点还能记住,徐臻就没理由要骂他。

    “此次来幽州,驻足多久?”

    同样,公孙康也记得徐臻不是个喜欢拖泥带水的人,所以直接说明来意,“呃,在下想要乐浪、玄菟两郡之地。”

    徐臻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这两个地方,本来就是你的啊。”

    “不是,”公孙康苦笑摇头,“并非如此,只是驻军在境内,但若是得天子诏书,便可得三郡之地,日后募兵养民都方便许多。”

    “辽东之地,当年收取流民较多,有几十万百姓,玄菟与乐浪加起来也有数十万,堪为一国,还请车骑相助。”

    “此事,对车骑好处有三。”

    他自信微笑着,抬起了手,语气十分平静。

    让徐臻和贾诩对视了一眼,接着笑问,“哪三处,但说无妨。”

    “其一,百姓念车骑大度,不必为难西迁幽州,还是东去辽东。”

    “其二,乐浪地远,若是驻军车骑一定不放心,只能驻重兵,乐浪与幽州始终隔着一个辽东,除非是渡海,若是归我辽东管辖,日后车骑不必担忧,且每年按收成,定足额上交幽州钱粮。”

    “其三,若是归我,日后为车骑守辽东,看得住高句丽,公孙家,永远都是车骑的人。”

    “没问题,”徐臻当即抬手,满口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有两个条件。”

    徐臻旋即抬起了两根手指,面含微笑。

    这一番话,转折两次,让周围人都不明白徐臻的心思。

    既要满口答应公孙康,又要提出条件,但答应将此二郡也给他,太冒险了。

    一旦日后坐大,两地百姓也归他管辖,公孙家族将会成为幽州第一大族。

    这个惠利,应当是给那些跟随徐臻一起到幽州来的士族,比如崔氏、甄氏,以及在幽州的汉皇后嗣支脉刘氏。

    幽州之境,错综复杂,外来士族跟随徐臻身侧,应当给他们寻找一点惠利方可振奋人心。

    跟在他身后的太多了,仿佛一扇彘肉,一来就分给公孙康,别人会有想法的。

    “请车骑吩咐,公孙氏一定,赴汤蹈火!”公孙康此刻知晓,徐臻所要的条件一定不简单,但是真正一统辽东的机会就在眼前,当然不能拒绝,无论什么条件,一定都要先答应下来再说。

    这可是,为数不多的机会。

    “第一个,三年内攻下高句丽,或者至少占据大半领土;第二个,为我打造战船,在乐浪建造大量的水师,可在海域上,通行乐浪与幽州诸地,成一条海上道路。”

    “没问题!”

    公孙康直接一口答应,但心里的某些想法的确也落了空,有点担忧后怕的深深看了徐臻一眼。

    原本他们可没打算对高句丽下手,只有拿到玄菟名义上的领土,而后常年与高句丽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他们公孙氏才能长存。

    没想到徐臻直接让他三年内攻下高句丽,那就是不能不出手了。

    这些年,和外族交手不少,各有胜负,所以公孙康明白,攻克高句丽虽不说十拿九稳,但一定事在人为,大有机会。

    世间哪有完美收益,没有人可以十全十美的占据所有利益,除非是人家设下的陷阱。

    徐臻的要求,反而能让他安心。

    “车骑,既然公孙氏已经决心要跟随车骑,站至车骑身后,任何命令都不会拒绝,哪怕是要我公孙氏族去送死。”

    “真的?”

    徐臻忽然正色,凝视着他,“我还真有事情要求你。”

    “这,”公孙康后背马上渗出冷汗,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但是这种表忠心的话的确是刚刚出口。

    就算是不敢答应,那也要咬牙顺着话说下去,如果徐臻是试探呢?

    “也没问题!请车骑尽管吩咐!”公孙康咬着牙,黑衣被风吹拂,散落的长发在飘动,场面一度十分安静。

    徐臻乱上笑容顿生,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逗你的,就这两个要求,日后只要立功,公孙氏就一定有荣华富贵。”

    “足下以辽西为界,可以在辽东享我幽州之便利,只要守住辽东,发展壮大,便可是我左膀右臂,我在,公孙氏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