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端_第十七章 良好市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良好市民 (第1/2页)

    每日一度的发言权,来到了。

    齐厚满腹牢骚道:

    “按道理讲,新犯监的日子,本是最好度过的阶段,只需要适应适应环境,了解了解规矩,就ok了呀,各位大哥,怎么着就度日如年了呢?一会儿严管,一会儿辣椒水,一会儿说话都要小心,玩呐?反正我也做不了几天的1号,赶紧调监的好。从2号轮流发言,捡正能量的话讲,闲话就直接跳过。”

    袁苑静默了几秒,缓声道:“正能量挺好的,就像18号给我们讲有价值的故事,对生活我们也要有敬畏之心,我就讲讲去玫沧旅游,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吧。”

    “有5件事不能做,否则很可能威胁到你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玫沧区湖里会有很多鱼,不要去捕捞,这些鱼都是别人放生的,一般都有沧民看守,如果捕捞会与沧民发生冲突;

    第二,进玫沧后前两天尽量不要洗头洗澡,如果不慎感冒会使高反更加严重,甚至引发危及生命的高原肺水肿;

    第三,不要随便摸沧族小孩的头,沧族人认为头以上住着神佛,头顶是非常神圣的,只有活佛或者高僧才有资格摸别人的头;

    第四,不要鸣笛驱赶牛群和羊群,在玫沧区经常会有牦牛横穿公路,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路怼症上头,不然撞死一头牛赔款几万不说,牛你还带不走。

    第五,进寺庙时一定不要踩门槛,转经筒也一定不要逆时针转,如果看到垮落的经幡,不要踩踏或者跨过去,一定要绕开或者拿起来从下面钻过去。

    谢谢大家。”

    高锆表示跳过,在这个节骨眼上,言多必失,选择不说。

    朱龙上前,平和说道:“提到旅游,那么景点多少具备历史文化渊源的,我就浅聊下陕省的兵马俑吧。”

    “来了兵马俑才知道,秦始皇用陶俑代替活人殉葬,我就觉得他是个善良的人。

    兵马俑不是秦始皇的陵墓,而是他为千千万万战死沙场的秦人修建的坟墓,让忠魂有归处。

    他是烧过书,但只是为了统一思想,从未烧过农书和医书。他杀的是胡说八道的术士,并不是读书人。

    那时候刚出土的陶俑是彩色的,有红、绿、黑、粉、白等,他的文武百官,官位高低要看鞋子上的尖。”

    “以我看到的一尊立射俑为例,判断出来他的等级不高,不戴发冠,没有穿铠甲,鞋尖没有高高翘起,他的手成个半握状,持弓拉箭的状态。

    有胡子但年纪很小,大概十六七岁,一个刚刚参军的年纪,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不能随便剃胡子,剃胡子会被刑罚,在古代叫'耐刑',很屈辱的一种刑法,所以有胡子。

    今天我们看兵马俑,看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很多人来到兵马俑说,'活人看泥人,泥人看活人,啥也看不懂。'

    兵马俑的眼角纹,手掌的掌纹,脚底板的纹路,不单单是它的外表,而是当年古代人向我们传递出了一种精神,叫做“大国工匠”和“文化自信”,什么叫做文化自信呢,文化的传承如果单靠文化人的话,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它需要依靠的是,整个国家的力量。

    因此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唯有龙国不带这个“古”字,因为其他的文明都已经消失殆尽了,唯独只有龙国,我们传承的还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没有断代,直到今天为止,咱们延续的是当年的'郡县制'。

    当年的秦始皇统一了文字,造就了人们思想上的统一,我们有了文化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那个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我们是一个整体。

    龙国在历史当中,有没有过分裂,当然有,比如说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但是无论怎么样的分分合合,龙国依然是一个完整而又统一的整体,可是在当年,如果没有完成文字统一的话,今天的龙国可能就像西方帝国一样,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国家。

    比如罗马帝国,他们就像一颗一颗钉子串联一样,时间久了钉子会生锈,他们就会分崩瓦解,为什么在我们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龙国,从来不会出现资源争夺的情况?我们反而有什么'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甚至还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一切源自于秦始皇时期,给每一个龙国人种下一个种子,'大一统思想',流传一个词叫'秦皇汉武',秦始皇奠定了龙国的版图,而汉武帝时期,加强了'大一统思想'。

    因此,兵马俑不是一尊没有感情的雕塑,我们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