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67章 朱允炆与燧明国 (第1/2页)
朱允炆一上位,周王全家流放;湘王自焚,全家死绝;齐王软禁;代王软禁;岷王流放。燕王朱棣,也是靠装疯卖傻,通过自污的方式逃过一劫。 这是怂包能干出来的事? 陈宇在建文帝朱允炆的日记本上看到,他确实说过‘勿使朕有杀叔之名’,但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只不过他没说出来而已。 朱允炆的意思是:为了我的名声考虑,不想阵斩我四叔朱棣。你们这帮文臣武将,都有点眼力见,别破了我仁慈的形象,让我四叔死于‘意外’即可。 然而,朱允炆的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却被群臣曲解了。 群臣理解成了字面意思,真的不去杀朱棣。 这事,听起来就很搞笑。 群臣能不懂朱允炆的言外之意吗?但他们为什么只按照字面意思去办? 原因很简单,所谓靖难,不过是一群双面间谍的狂欢。 纵观华夏历史上所有值得一提的大战,除了那些跟鬼神挂钩,玄乎其玄的以外,再没有哪场大战,比靖难之役更诡异了。 朱棣怎么赢的? 朱棣从京城起兵,一路往南打,气势很盛。然而每打下一个地方,都费了老鼻子劲。打下来的城池,还总丢。最后他实际掌控的,也不过只有京城周边而已。打了四年,朱棣才占三个郡。 照这个速率,朱棣五十年也看不见金陵城门。 朱棣不光打得艰苦,还好几次险为刀下之鬼。 可总有神奇的事情发生,帮助朱棣化险为夷。 单是突如其来的大风,就帮助朱棣至少反败为胜了三次。 一次是巧合,三次都是巧合? 这里面,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玄机。 最后朱棣之所以能赢,是他孤军直捣金陵城,然后赢了。 就这么莫名其妙。 别的州府郡县呢?为什么不勤王?一动不动,瞅着朱棣去一路去打金陵? 不知道,史书没写这群人干啥呢。 还有朱允炆的主帅李景隆,跟闹着玩似的,给朱棣送人头,还开门献城。 跟朝廷比,朱棣一没人数优势,二没民心优势,三没战略空间,四没物资储备、便利补给,五没势如破竹,一路碾压,反而还总被逼得绕路。 直至朱棣进打进金陵,还有许多军事重镇未曾攻克。 结果他赢了。 别说后人,恐怕连当事人朱允炆,都想不通朱棣是如何打赢的。 不过陈宇看了朱允炆的日记,看到‘群臣害我’四个字,知晓,在城破,逃亡之际,朱允炆大彻大悟了。 间谍的狂欢。 那些个文臣武将,那些个州府郡县,全是双面间谍,全在观望。 反正是老朱家自己的事,谁当皇帝都是姓朱。 既然如此,他们还干嘛认真呢?除了少数人,谁愿意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至于忠诚于朱允炆的少数人是谁……看看朱棣进城后杀了谁,就知道了。 除了被朱棣杀掉的,剩下的,城内城外,中秧与地方,所有人都在观望。 正因为除了少数忠于朱允炆的忠臣外,没人愿意尽心尽力,所以才会出现种种无法解释的离奇现象。 朝廷军接到命令去杀朱棣,他们跟闹着玩似的,上班打卡,混吃等死。 朱允炆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意思是你们手脚干净点,别破坏我形象。然后那群二五仔,真的理解成了字面意思,碰着绝境的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