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1进退(三) (第3/3页)
,就乱糟糟朝前方堵去。崔树强则令剩下的人马继续抓紧时间布阵。 对面的官军马队来得很快,崔树强左喝右叱,焦急中自额头乃至手心遍体生汗,他百忙中抽空瞥了对面一眼,只见老远的道弯处,拐出数面战旗,这些战旗均由骑士擎着,为带起的风吹展开来,前头几面是长条状的豹尾旗,而后一面大旗白底黑边,当中赫然一个“祖”字如水波纹般剧烈地随风而动。 崔树强还没回过神,自家敢死队中已然一片喧乱,有塘兵即时来报:“敌骑临阵八十步,先放重矢!” 生在长在西北的崔树强其实对外部的世界并不太了解,但纵使这样,因为此前做过准备工作,他还是清楚的知道,来者必定是名声赫赫的辽东“关宁铁骑”中的“祖家军”。而根据情报,援剿总兵祖大乐的军队虽有向略阳集结的趋势,但此刻尚在巩昌府北部驰剿,那么这支关宁铁骑的主帅,不必说,自是现任宁夏总兵祖大弼无疑。 早前,赵当世是将援剿总兵祖大乐放在作战的第一顺位,因为同出辽东关宁军系统,所以赵营上下对于祖大弼的战前准备也做得相对充足。 有着韩衮等在辽东服役过、战斗过的老兵提供情报,崔树强世等赵营军将大概知道祖大弼手底下三千人的成分。笼统来说,关宁军即是辽东军,而关宁铁骑,又属于关宁军的一部分,为其中精锐。 和多为汉人的普通关宁军不同,关宁铁骑的兵士主要来源于蒙古诸部。起初,最早的关宁铁骑是由祖大弼的哥哥祖大寿所组建,其兵皆为山北近辽阳一带的夷人,这些夷人夹在明军与满洲的势力之间,为满洲所逼,投顺明军,称为“降夷”。祖大寿将这些骁勇善骑射的夷人倚为臂膀,以家丁私兵待之。而这些夷人也只听命于给予自己利益的祖家。在这一点上,实际数十年前镇守辽东的李成梁、李如松父子乃至前宣大总兵麻贵等对夷人都有蓄养,只是没有独立名号罢了。 祖大寿表率在前,关宁军系统的军将后来都开始广泛招募夷人忝为心腹,如祖宽和祖大乐加起来近六千关宁铁骑,就是隶属关宁军编制的骁骑左右营,“两家所部皆缘边铁骑,又养曳落河为摧锋,虓阚而狠戾,二将常倚以立功”。而祖大弼身为祖大寿的亲弟弟,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以这些来自蒙古桑昂、那木气、恰台吉等部夷人作为部队中坚,使得关宁铁骑的战力比之一般的明军,要强力不少。 与外界普遍猜测的火器为主的情况不同,实际上,精于骑射的这些关宁铁骑将近一半还是将弓箭作为主要远程输出的武器。关宁铁骑一队分左右什,基本上左什带三眼铳之类的火器,右什则全为弓弩。 三眼铳射程短、精度差,在马上往往只能在二十步内外才能产生较为理想的杀伤效果,所以为了确保打击范围的扩展,弓箭对于这些关宁铁骑来说必不可少。来自蒙古部落的这些骑士善于射击,多用角弓,间或有需要下马站射的大弓作为输出的补充,射箭对于他们来说,比使用火器更加得心应手。 当下冲在最前的数十名关宁铁骑按照往常的战斗习惯,在进入百步后开始不断射出利箭。在马上他们无法伸展双臂到极致,所以他们采用的是频率极快的速射,往往弓弦拉到不及三分之二处就会松开。而这些箭矢的初动能加上马速提供的动量支持,依然有着不俗的穿透力。 扑面而来的飞矢当场射杀了十余名气血翻腾的赵营敢死队,剩下的赵营兵脑袋清醒过来,在军官的调度下急急将盾牌手推到前列,组成防御面,希望能抵挡住官军接下来的进攻。